我的印度學習筆記

Saturday 28 February 2015

【舊採訪】明報:「揮筆治心」文章日期:2009年4月29日

整理文章發現了這篇舊文,有趣是訪問當日種種細節我都記得,而重拾書法也始於那時(雖然如今仍很疏懶 :P )。
上網再查過,高尚仁教授的書法治療資料在此


Credit:明報 健康版 原文


揮筆治心
文章日期:2009年4月29日
【明報專訊】記得上次手執毛筆寫書法是何時嗎?是小學或初中的課堂上吧,那是運筆要定,坐姿端正,培養專注力與耐性的練習。都說勤寫書法令人心境平靜,更有人列出歷代文人雅士歲數做對比,歸納得出兼習書法的文人較長壽的統計。最近,開發「書法治療」的創始人 ──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名譽教授高尚仁回港主持工作坊,羅列科學數據分析與臨驗證,陳述練習中國書法的治療作用,從長期病患者的康復以至普羅市民的保健減壓,都有正面功效。
因採訪,我也重拾久違了的毛筆,臨摹字帖,揮筆寫點、橫、撇、捺的同時,聽高尚仁談及饒富趣味的內外對比狀態。
他說寫字雖是動態的行為,卻有像打坐一樣靜態的心理狀,測量所得的生理反應是放鬆平靜,這包括心跳減速,血壓下降,呼吸放緩,以及反映情緒穩定的體溫升高等。簡言之,寫書法讓人安定平和。
字形結構 訓練空間分配
不用食藥打針就能夠紓緩緊張情緒,試問有誰不想?高尚仁不單是心理學者,還是書法愛好者,研究了三十年,他以科學驗證書法具備治療作用——寫字讓人處於高度專注的狀態。至於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字之所以別具療效,與其獨特的字形、結構、筆畫及空間佈局等特徵有重大關係。舉例說,無論筆畫多少、結構繁簡,由左右上下各部分組合而成的每個漢字,都呈現出一個個有形或無形的獨立方框,一如將畫作加上框架,焦點就集中歸一。寫每一個字時,無形中大腦也在協調筆畫及掌握空間的分配。
細心觀察可發現,部分漢字還具備方向指標。高尚仁指出,好像「巾」字筆直向下,「巨」是朝向右邊,「山」的字形往上發展。勤於練習書寫這些漢字,可讓缺乏方向感的長者,重新掌握方向敏感度。
情緒控制 鍛煉專注力
從最初以鋼筆及原子筆兩種工具探討書寫行為與心理關係,至一九七五年開始,高尚仁集中在毛筆書法之於治療的研究,歷經三十年的實驗測試,他證明了書法治療穩定情緒、紓緩壓力及提升專注與認知的功能基礎上,進一步將書法治療應用在四個領域,經臨驗證成果均有正面的改進﹕
其一是兒童綜合多動症(注意力不足過動症,簡稱ADHD),臨驗證顯示,書法治療有助鍛煉專注力,對認知能力亦有正面影響;
其二是書法練習與情緒調節,研究習字提升心理健康及注意能力,實驗對象遍及大學生、行政管理人員及非中文母語人士外,還包括高血壓患者及糖尿病患者;
其三是智障兒童與癡呆症患者的認知、推理及操作能力;
其四是針對精神疾病的療效分析,從分裂症、抑鬱症到兒童自閉症的情緒控制,均有改善。
凹槽字帖 中風病人練手指
「近期我們亦將書法治療應用在鼻咽癌患者的情緒調節,也以它作為中風病人手指操控能力的訓練。」以中風病人為例,書法治療方法亦從中文字形結構中演變。專門針對中風病人手指活動能力而特別設計的鍛煉,就是在特殊設計的膠板字帖上,整齊地排列對稱呈「八」字的凹槽,練習時用指頭順凹槽描畫對稱的撇與捺,進展到不靠「凹槽字帖」摹出「八」字,再來就是提筆鍛煉手指協調,以恢復靈活度。
中國書法之於都市人有減壓和康復的療效,印證了中國傳統寶庫可待發掘的何其多!高尚仁說,書法養生源遠流長,而身為心理學家的他,正好也是書法愛好者,書法的治療作用基於這兩段姻緣之下,得以被科學地開發出來。且書法治療惠及所有人,書寫者對中文字的理解與使用的書寫工具,並無損於書法治療的正面作用,完整的書法治療系統由此面世。
在這個用電腦多於執筆的年代,壓力逼得你喘不過氣來,何不捲起衣袖,取來紙筆墨硯,體驗這種能讓你迅速轉換心情且忘卻煩憂的好方法。
國際書法治療協會網址﹕http://www.calligraphy-therapy.org
文﹕吳慧芬
編輯:周妙宜


按圖放大
(吳慧芬攝)
   
按圖放大
無論書寫者是否明白字的含意,身體都有放鬆的反應。(吳慧芬攝)
   
按圖放大
(吳慧芬攝)
   
按圖放大
特別為鍛煉手指靈活度而設的凹槽字帖,對中風病人恢復手部操作能力,有良好功效。(麥兆豐攝)
   
按圖放大
專注地寫字有助心平氣和,但要有不批判的心態,毋須執著於字的美醜,方能領略書法的治療功效。(吳慧芬攝)
   
按圖放大
從事書法心理研究三十多年的高尚仁,親筆寫下「天涯共此時」。(麥兆豐攝)


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